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对人类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各种博物馆我们能够体验到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给博物馆领域提供了新的展示方式。
VR博物馆
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人不能亲自去博物馆看自己感兴趣的文物,就算去了文物也是被收藏在展柜中,与观众保持着“安全距离”。而利用VR技术真正做到了将异地的文物或者宫殿建筑搬到家中,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近距离观赏藏品。
借助3D虚拟建模功能,将博物馆建筑及馆藏文物进行实景复制,制作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场景中的文物都为与实体博物馆中真实存在的文物1:1还原制成。此虚拟博物馆可随时“搬”出去做展出,这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藏品传播作用,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展示,也不存在被毁坏、被偷窃的危险。
展品交互式体验
除了对博物馆的整体还原,VR还能针对博物馆展品做延伸展示,通过VR技术,我们可以还原该展品的制作年代,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回顾这一段历史。不论是青铜器、瓷器还是书画,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近距离观看。只要戴上VR头盔,就可以“拿”起面前的物品,仔细观察和研究,不用担心损坏文物。即使上下左右,仔仔细细的来回“抚摸”,也不会有人阻止你。通过让静态的物品动起来,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同时也激发用户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让原本对于孩童来说略显枯燥的博物馆变得生动起来,更能吸引游客。
VR展馆未来趋势
当前的虚拟现实展项主要集中于视觉和听觉效果的体现,在真实世界中,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因此,虚拟现实在博物馆展览中应用的重点是构建接近于真实世界的体验。在现实世界中,展馆中的展品大多是用玻璃罩盖着的,人们无法去触碰,而仿真文物复制品的触觉感受还不足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而随着被动感知技术、智能材料和触觉反馈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计算机模型推算出特定文物在各种环境和情形下的反应参数,用智能材料制作文物复制品,综合触觉反馈技术,模拟出接近于真实的触感。
此外在虚拟场景营造中,采用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器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显示技术等,设置模拟力和触觉反馈装置,营造出“真实世界”的场景氛围。还原艺术作品中描绘的场景,让观众站在展厅就能感受到“千里之外”的意境,无论是寒冷、灼热,还是花的芳香,或者是青铜器的斑驳。
打破博物馆的神秘感、增加透明度、提高藏品利用率,虚拟现实博物馆正在成为业内人士探索的新方向。
Copyright ©2018 苏州三目维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14430号